今天記者從北京市海淀區檢察院獲悉,今年以來利用互聯網租車平臺進行租車詐騙的案件呈多發態勢,該院已查處此類案件近20起,涉及PP租車、友友租車、神州租車、易云租車等多個大型租車公司,利用互聯網租車平臺進行租車詐騙的案件已占租車詐騙案總數的90%。
近日一起詐騙案中,嫌疑人王某利用網絡租車平臺,使用他人身份證和駕駛本,與租車公司簽訂租車合同。等王某把車開走后,租車公司業務經理才發現王某提供的身份證和駕駛證復印件上的照片不符;通過網上查詢,甚至還發現王某租車時使用的身份證號在外地有騙租抵押記錄。而在此類案件中,詐騙同伙取車后,便會拆除車上的GPS信號系統,抵押或變賣,在北京周邊快速銷贓。
海淀區檢察院檢察官郭曉東、孫珩犯認為,這類罪犯之所以輕易得手,存在多方面因素:租車公司對租車人的個人身份資料、租車記錄等信息審核不嚴格,導致罪犯有機可乘,對出租車輛的監管也存在漏洞。通過互聯網租車平臺承租的車輛均為在京的個人名下的車輛,大部分未安裝GPS衛星定位系統,車輛出租后,無法對該車行車軌跡進行實時監控。租車公司對于租車人租車后基本的活動范圍、是否出京等情況也不監管核查。
此外,二手車抵押、收購市場混亂,為嫌疑人銷贓提供了方便。海淀檢察院辦理的租車詐騙案件中,嫌疑人大多數在車輛出京后就會盡快出手,以遠低于市場的價格與抵押公司的人簽訂形式上的抵押合同,將車抵押變現,但并不贖回車。而抵押公司明知該車行駛證與抵押人不符,仍接受抵押,并付一定現金,為銷贓打開了方便之門。
兩位檢察官建議:租車平臺應與車主積極協商,對所有出租車輛安裝衛星定位系統,出租后實時監控行車軌跡,發現定位系統異常后及時記錄,并在第一時間報案。同時,對于二手車的抵押、質押、交易等各環節,相關行政執法部門應加大監察力度,行駛證與辦理人不符,更要嚴格審查辦理人的真實情況,核實車輛來源及辦理人與車主的關系,查明辦理人的車輛是不是犯罪所得。